全球22%以上的人口患有近視,影響了15億人。大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近視患者有高度近視,即近視度數五百度以上。近視不是簡單的屈光不正,並非配副眼鏡就好了,而應該被認為是一種會造成失明的疾病,因為它增加了多種嚴重的眼部疾病的風險,如視網膜剝離、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其中高度近視黃斑病變已經成為台灣、日本和中國的不可逆轉的失明頭號原因。在西方,如丹麥,荷蘭和拉美裔美國人人口,它是導致失明的第三大原因。 Chauvaud學者提出了高度近視是一個致盲的孤兒,因為大多數的近視併發症是無法治癒的。因此,預防近視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在台灣,政府從30年前就非常關注學生的視力保健,台灣學生視力保健計劃是由教育部所推動。從1980年開始,行政院考量近視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指示相關部門,包括教育部和健康部門發起“加強學生視力保健重要措施“,學校護理師每個學期常規辦理一次視力篩檢和轉介,1986年,衛生署在五個醫療機構中設立兒童視力保健中心,開始著手預防和治療近視。此外,衛生署委託辦理流行病學研究每5年一次”台灣6-18歲學生睫狀肌麻痺屈光狀況“。1995年,衛生部推廣對於學齡前兒童隨機點立體視覺測試和視力篩檢,以早期發現弱視和斜視。1999年,行政院帶領教育部,衛生署,內政部和相關部門各部門辦理“加強學童視力保健5年計劃“。其後,教育部持續辦理“學童和學齡前兒童視力保健計劃。
在“加強學童視力保健5年計劃“(1999-2004),在幼兒園達到了95%的視力及斜弱視篩選,視力不良轉診達到80%以上,兩個項目都達到了預期目標,近視預防的重點項目包括改善室內照明、調整學生個人桌面高度、鼓勵望遠凝視、護眼操和近距離工作中斷。但是即使動用了龐大的人力和預算,結果仍然是不滿意。從2006年的全國調查來看,7歲學生近視患病率為19.6%,12歲學生有61.8%,與2000年相比仍然很高(7歲學生為20.4%,12歲學生為60.6%),其原因可能是當時的預防缺乏強有力的實證近視預防策略。儘管這項為期5年的計劃在3,000多所學校得到了很大的推廣,台灣近視患病率仍然相當高,許多推動的老師們感到沮喪,並認為台灣的近視高罹病率似乎已成定局。
1986年台灣的7歲兒童之近視患病率由3%上升至2010年21%,12歲的學生超過60%,18歲學生則有超過85%的學生是近視,18歲學生的高度近視患病率在從1986年的9.2%增加到2000年的20.8%。
視力不良率(視力檢查0.8以下)被認為是與近視患病率高度相關,教育部每年公布台灣學生視力不良率,2007-2009年教育部實施“學童和學齡前學童視力保健計劃“期望減少視力不良率,但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仍惡化至50%。在2009年教育部的視力保健諮詢委員會中,作者(吳佩昌醫師)會中根據最新的國內外研究結果,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認為應該在台灣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中增加”戶外活動預防近視”這個重要項目,並建議每天至少2小時的戶外活動來預防近視發生。當時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每週戶外活動14個小時可以逆轉由父母遺傳而來的近視的風險。澳洲摩根教授與蘿絲教授發表雪梨近視研究發現較多的戶外活動與學童較低的近視患病率有關之重要論文。依據新加坡提供的數據與雪梨近視研究相比較顯示,
如今,台灣學童視力保健計劃正向教師和學生積極宣導「近視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學童近視惡化快速」,此外,戶外活動和近距離工作中斷休息是學校推廣預防近視的主要項目,定期舉行會議並尋求教育,健康和醫療保健系統之間的共識,以預防近視。已經近視的兒童則應由眼科醫師持續監測治療,根據實證醫學顯示,低濃度阿托平眼藥水或角膜塑形術是當今控制及治療近視的首選方法。
總之,近視的併發症已經成為一個重要且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已經造成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因此,近視的預防和治療都很重要,實證醫學已讓近視的保護因子和風險因子更加明確清晰,正確的了解近視是疾病,預防近視的發生,及時的診斷以及儘早控制治療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