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充電站
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調查 國家衛生研究院 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林煜軒

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佈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此舉使全球各大遊戲商立馬表達強烈抗議,也讓玩家與社會大眾感到疑惑。事實上,高度熱衷於某項事物與成癮之間的界線非常模糊:玩家每天花很多時間在玩遊戲,是否就算是對遊戲「成癮」了呢?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研究團隊,以國際通用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臺灣8110 位青少年玩家,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大約為3.1%。研究成果於今年8月被行為成癮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行為成癮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接受。


林煜軒醫師的研究團隊收集了來自全國169所各級學校,共8110位國小、國中、高中一年內曾玩過網路遊戲的學生,由心理專業人員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訂定「網路遊戲障礙症」的研究用準則進行結構式診斷性會談,確立「網路遊戲成癮量表」的切分點。此準則具有三個嚴謹的重要判準:(1)失控的症狀;(2)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3)長達一年的持續狀態,而非僅考慮一般所認為的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這能夠更客觀地評估遊戲的利與弊,也不會將正常娛樂休閒用途的上網玩遊戲、或是電競選手的密集訓練誤判為網路遊戲成癮。

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為3.1%的研究結果,可能讓許多人相當意外,因為過去有非常多利用不同定義與研究方法的研究指出「網路成癮」的盛行率高達20~30%,但美國精神醫學會在2013年提出較嚴謹的診斷標準,並聚焦在「網路遊戲」的內容後,各國的研究指出盛行率幾乎都少於5%。例如,去年一項美國、英國、德國的最新大型跨國研究指出,西方國家網路遊戲成癮的盛行率大約僅有1% 左右。然而,過去對於網路成癮的研究結果大多發現,亞洲國家年輕族群的盛行率會高於歐美國家,但是亞洲國家仍缺乏以嚴謹的診斷標準來估計遊戲成癮確切的盛行率。


我們的研究指出,在一年內有玩過網路遊戲的青少年中,符合網路遊戲成癮定義者僅佔3.1%;有趣的是,有71.5%曾玩過網路遊戲的青少年,不符合任何一項網路遊戲成癮的症狀。以上結果確實顯示,臺灣青少年的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與西方國家相比略高。此外,網路遊戲成癮的確會使青少年玩家更有意願在遊戲中消費,以及花費更多時間在遊戲上。研究結果指出,52%的網路遊戲成癮者表示曾在遊戲中花費金錢(如,購買點數卡、遊戲裝備,或人物造型),且每週花費41個小時在網路遊戲上,這比起非網路遊戲成癮者高出將近一倍(25%與24小時)。此外,在遊戲中花費金錢的比例,亦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

本研究具有三大重要意義:

  1. 在WHO發佈遊戲失調準則的兩個月內即時與國際研究趨勢接軌;
  2. 相較過去研究,本研究聚焦於10至18歲的青少年,為此年齡層歷來最大規模的盛行率調查之一;
  3. 為亞洲國家中第一個針對遊戲成癮進行調查之大型研究,有助於跨文化交流與討論。

近年來,由於科技與網路技術的進展,加速了遊戲產業的發展,玩家們花費在網路遊戲的時間與金錢日益上升,如何在網路遊戲所帶來的娛樂價值與沈迷風險間取得平衡,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重要課題,也是世界各國的重要政策方向。

PAGE TOP